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保障房迈入“绿色”年绿色建材迎机遇

时间:2014-01-20 11:17:14   作者:绿建之窗   来源:中国建设报   阅读:841  
内容摘要:2014年,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今年起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符合相应条件的要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这也意味着我国保障房领域的事袒”行动正式开始。...

2014年,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进一步深化。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今年起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市辖区范围内的保障性住房,符合相应条件的要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这也意味着我国保障房领域的“绿化”行动正式开始。

“此次通知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去年1月份国务院转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在保障性住房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可有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安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对在全社会推行绿色建筑具有示范效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通知按照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部署,进一步细化了在保障房中推行绿色建筑的条件和要求,并对实施机制与责任主体做了明确规定。

“一星”无压力


根据公布的通知内容,建设绿色保障房的相关条件包括:政府投资、2014年及以后新立项、集中兴建且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租赁住房(含并轨后的廉租住房)。而此前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就曾明确提出,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不难看出,新通知对于绿色保障房的适用范围是在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的。对此,相关专家表示,政府投资的大规模保障性住房的性质单一,责任主体、考核对象明确,示范与带动效应好,因此便于从全过程监督管理角度来保障绿色建筑标准的有效执行。

“保障房由政府投资,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因此从建成到运营都要考虑成本控制的问题,而绿色建筑追求的是全生命周期的节约,这点和保障房的诉求不谋而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r副院长曾捷举例说明,保障房的住户可能为了省钱不太愿意开空调、开灯,而绿色建筑很关注室内外环境的舒适度,如果在自然采光、通风等环节做得比较好,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业主节约用电的需求,降低运行的费用。

那么,目前在全国推行一星级的绿色保障房到底难不难?对此,曾捷表示,从技术上来看,要想达到一星级标准并不难。而对于外界普遍关注的成本,实际上也不是问题。“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一星级绿色建筑所产生的增量成本微乎其微,如果做得好,可能还会省钱。”她表示,由于各地的建筑标准不同,产生的增量成本也各有差异,像北京、深圳等地,本身的地方标准就很高,做一星绿色建筑基本上不存在增量成本,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相对来说增量成本就会高一些,但通常每平方米不会超过50元,而且绿色建筑⒖⒐な褂煤螅还能减少耗能、降低不少运营成本。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个费用是完全可以承担的。

实际上,已有一些地区率先在保障房领域实现了百分之百的“绿化”。早在2010年,深圳市政府就发文要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使用绿色再生建材产品。而江苏也从去年起在新建保障房中全面推行了绿色建筑建设标准。

绿色理念仍需加强


在发布此l通知的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还同时发布了《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要求各地根据该导则,研究制定本地区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政策。参与该导则编制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对记者表示,保障房相比起商品房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系化、标准化的建造l式非常适用于该领域,但是目前国内在绿色建筑、产业化建造等方面的理念和思路还有待提升。“标准化、产业化是解决当前保障房成本和质量问题的有效方式,从保障房自身的性质来说,也非常适合固定几种标准户型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对此曾捷也认为,有了标准图之后,保障房建设l指标更加明确清晰,政府可以进行标准化、大批量的采购,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提高工程效率,降低豆腐渣工程产生的风险。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近年来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得风生水起,但在建筑的实际运行中却频频出现与建设初衷相违背的耗能现象。“关键还是理念问题,绿色建筑并不是节能技术的简单堆砌,对于一星级绿色建筑来说,要更重视被动式技术的采用。比如在地下室的设计中采用光导管、采光天井等减少照明耗能,不需要增加什么费谝部梢允迪纸谀堋!痹捷表示,从2008年第一批绿色建筑标识出现到现在,也不过五六年的时间,如果不能很好地更新相关理念,很可能就会把做绿色建筑的过程变成一个利用节能技术“打补丁”的过程,结果不仅成本增加,在运营时还会带来一些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通知明确要求将绿色建筑相关内容纳入项目从立项到招投标的全过程,并严格落实,由建设单位对绿色保障性住房建设负总责。未履行相关职责的部门,要承担相应责任。对此a曾捷建议,除了要加强监管机制,保障房投入使用后还可以进行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申请,以检验各项措施技术的落实。

随着保障房绿色行动的全面展开,不难想象该领域将涌现出一批标杆项目。在深圳、北京、厦门、南京等绿色建筑先进地区已经出现了高于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的保障房。本刊“创新风暴产品系列报道”就曾对首开二星级绿色保障房进行过专题剖析,而在深圳,保障房甚至达到了三星级的绿色建筑标准。这是不是说明未来保障房胄羌督不断提升呢?“就现阶段来说,我认为没必要追求三星级绿色保障房的大面积推广,一星级已经足够。”曾捷表示,个别地区尝试高星级的绿色保障房可以起到示范或技术引领的作用,但毕竟目前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理念和技术还有待普及成熟。做好一星级绿色保障房的资源节约比追求星级高低更有意义。


标签:城乡建设部  国务院  住房建设  住房保障  绿色建材  

新闻资讯

本栏最新更新

本栏推荐

阅读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1号诺德中心2期6号楼1201   邮编:100070 网站合作QQ:1658253059  电话: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绿建之窗网站已运行: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7284号  京ICP备14061276号-3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