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楼二星等级绿色建筑设计
时间:2013-08-23 12:57:59 作者:绿建之窗 来源:绿建之窗 阅读:9322内容摘要:办公楼二星等级绿色建筑设计根据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建筑物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上的设计按照如下几点设计,可达到二星绿色建筑标准。表3.2.2-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等级一般项数(共...办公楼二星等级绿色建筑设计
根据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本建筑物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m推进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建筑上的设计按照如下几点设计,可达到二星绿色建筑标准。
表3.2.2-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等级
一般项数(共43项)
优选项数
(共14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
(共6项)
节能与能源利用
(共10项)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共8项)
室内环
境质量
(共6项)
运营
管理
(共7项)
★★
4
6
4
6
4
5
6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一般项(4项)
1.6 场地环境噪声;合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9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优选项
1.10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
2.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2.4各房间或e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2.5 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o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一般项(6项)
2.6建<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2.7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2.8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要求。
2.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
2.10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
2.11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
2.12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y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
2.13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5.3.26、5.3.27条的规定。
优选项
2.14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2.16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3.2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3.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3.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3.5 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项(4项)
3.6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3.7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3.8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3.9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优选项
3.10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4.1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GB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要求。
4.2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一般项(6项)
4.3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0%以上。。
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4.5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4.6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4.7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
4.8 办公、商场类建筑室b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
优选项
4.9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
5 室内环境质量
控制项
5.1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国家标准《公p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5.2 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5.3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设计要求。
5.4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中的有关规定。
5.5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的相关要求。
5.6 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
一般项(4项)
5.7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
5.8 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5.9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的一级要求。
5.10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5.12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优选项
5.13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
6 运营管理
控制项
6.1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
6.2 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6.3 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
一般项(5项)
6.4 建筑施工兼顾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
6.5 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6.6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
6.7 l空调通风系统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
6.8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
6.9 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营。
优选项
6.10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E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
该文章所属专题:绿建设计
- 相关文章
绿建知识
本栏最新更新
-
10-16以项目为例 ▎新风空调一体机在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
09-22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
08-14中美英绿色建筑运维评价体系的对比研究
-
08-10秒懂“TRUE认证”零废弃物科普
-
08-01关于绿色建筑,你了解多少?
-
07-25SITES简介 | 什么是可持续场地认证?
-
06-04绿色建筑工程增量成本综合参考指标
-
09-23什么是绿色建筑?推广普及绿色建筑有哪些意义
-
06-08【知识】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识要点
-
05-16【知识】建筑碳排放核心八大知识要点